數位視訊產業發展現況與市場趨勢分析
|
第363內容
![]() |
而真正進入廣播數位化的時代應從美國與歐洲兩地開始,1986年美國FCC(Federal Communication Commissions)邀請日本的高畫質電視在美國國會展出,緊接著美國FCC也組成先進電視服務諮詢委員會ACATS(Advisory Committee on Advanced Television Services)積極發展美規的高畫質數位電視,經過長達8年的數位電視測試,終於提出14個標準;在此同時,歐洲廣播業者也積極討論著數位電視之規 格,並於1993年提出DVB(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)之歐規數位電視標準。而數位電視正式進入普及化則始於1998年,美國製造商開始提供HDTV數位電視,美國FCC並規劃未來 在2006年當數位收視戶達85%以上後將全面回收類比頻道。 二、數位電視廣播標準 目前全球數位電視相關標準之發展,主要有三大標準,分別為歐洲廣播聯盟(European Broadcast Union;EBU)所制定的DVB(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)、美國的ATSC(Advanced Television Systems Committee)、以及日本的ISDB(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Broadcasting),此外擁有廣大市場的中國大陸在地面廣播方面尚未決定其標準,亦不排除推出自有標準;而在有線電視方面也各有各的標準,其中北 美的SCTE(Society of Cable Telecommunications Engineer)CableLabs的OpenCable標準正大力推動。以下將針對各個標準深入探討。
(一)歐規DVB
DVB-T在數位化與網路化發展下,特別具有以下幾個特色:
1. 單頻網(Single Frequency Network;SFN)
2. 行動接收能力強
3. 具回傳功能
(二)美規ATSC
1. 高畫質的顯示
2. 發射功率較低
3. Dolby AC-3音效
(三)日規ISDB ISDB的編碼方式,採MPEG-2壓縮技術,而調變方式有DQPSK、QPSK、16QAM、64QAM、OFDM等,可傳輸頻寬為6MHz (3.7 ~23.2Mbps)。 三、數位電視廣播相關技術
(一)數位化為必然趨勢
(二)數位廣播傳輸方式
(三)數位電視廣播之壓縮技術 MPEG-4(Motion Picture Experts Group standard 4)於1998年推出第一版,第二版則於1999年推出,第二版建立在第一版基礎上,與第一版完全相同,並有所擴充。MPEG-4標準提供許多關於影像、 聲音與系統的編解碼工具組,稱之為Profiles,目前共有Visual、Audio、Graphic、Scene Graph、MPEG-J、Object Descriptor等6大類Profiles。其可提供近似DVD之畫質與接近CD之音質,而傳輸頻寬需求上僅為MPEG-2之六分之一,儘管目前 MPEG-4商品化並不普及,但未來在互動電視、VOD、PVR等高畫質要求產品相當有機會。 Dolby Digital為聲音壓縮技術之一種,其特色是可降低噪音干擾,使人的耳朵不易察覺,其對聲音資料之壓縮比率為CD音質的十分之一。目前已廣為應用在 DVD、衛星及有線數位電視上(包含美規ATSC與美國有線電視),但歐規之DVB則仍使用MPEG壓縮技術。 整體而言,視訊壓縮技術目前主要以MPEG-2為主,MPEG-4為來則具發展潛力,聲音壓縮技術則有MPEG-1、MPEG-2/AC-3 multi-channel、MPEG-2 AAC等。
(四)數位電視廣播之調變技術
COFDM(Code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)將一數位訊號同時分成超過1,000個正交訊號傳送出去,由於是正交訊號,故不會相互干擾。目前為歐規DVB-T之調變方式, 歐洲國家、澳洲與紐西蘭均採用。 QAM(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)亦是一單頻載波的技術,調變方式類似8-VSB,但QAM可傳輸兩倍資料,當然其所需頻寬亦為8-VSB之兩倍。目前該技術廣為有線數位電視與Cable Modem使用。 四、全球產業現況與趨勢分析
(一)Set-top Box產業現況與趨勢分析
(二)DTV產業現況與趨勢分析
圖四為全球數位電視機市場規模趨勢,北美地區為目前數位電視最大市場,2002年擁有將近210萬台出貨水準,而其中有很 大部份是來自數位顯示器之貢獻,由於傳統的類比電視無法顯現DVD 影片的畫質,因此許多消費者以購買具高畫質功能之HDTV Projection Monitors與CRT-based之 HDTV Direct View Monitors來滿足其觀看品質之要求。展望未來,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(FCC)已制訂的新法規,即2007年起電視皆需配備數位調諧器 (Digital Tuner),將驅動未來大尺寸與高畫質的數位電視(DTV)市場。 而在歐洲部分,目前已有Grunding、Hitachi、Panasonic、Sony與Toshiba等推出電視機產 品,再加上MHP(Multimedia Home Platform)共通性中介軟體的出現,未來將是最具成長潛力的市場,預估2001年至2006年複合成長率達115 %。另外值得注意的是,亞太市場成長速度不若其他地區,主要是數位廣播技術與時程之落後,但其中中國大陸將於2008年於北京舉辦奧林匹亞運動會時間播, 因此數位電視推動已迫在眉睫,預期將於2006年後有大幅成長。 |